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2024年,来自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Ruping Jiang(第一作者)、Yao Lv、Binlin Chen、Xia Wu、Yuan Zou及通讯作者Liang Liang在《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发表研究论文,题目为:《Antioxidant effect of gallic acid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glaucoma model》(儿茶酸对青光眼模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该研究探讨了没食子酸(gallic acid)在青光眼模型中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保护作用。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内压(IOP)升高和氧化应激导致RGCs损伤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团队采用急性高眼压大鼠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高眼压组、0.5%没食子酸处理组和1%没食子酸处理组,通过HE染色、免疫荧光、DHE染色(检测活性氧ROS)、Western blot和qPCR等方法评估没食子酸的神经保护机制。结果显示,没食子酸能显著减少RGCs的凋亡,降低ROS水平,并抑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表达,从而缓解氧化应激损伤。研究为青光眼的抗氧化治疗提供了潜在策略,但部分数据在PubPeer上受到质疑,涉及图像重复问题。2025年5月,Sholto David在PubPeer论坛发表评论:“图4b和c:意外重复的图像。我已添加红色矩形以标明所指位置。请作者们检查并评论。”图4B(免疫荧光图像)与图4C(Western blot结果)的部分区域存在异常相似性,可能涉及不当复制或图像处理。若问题属实,可能影响没食子酸抑制氧化应激的关键结论的可靠性。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7A002D6E36866B19B2705268AD05C9#0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