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曾发表于《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杂志的研究成果引起广泛关注。该研究由来自伊朗马什哈德医科大学代谢综合征研究中心等单位的 Forouzan Amerizadeh、Nastaran Rezaei 等学者共同完成,于 2018 年 8 月 20 日在线发表。
研究聚焦于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旨在探究 crocin(藏红花素)与 5 - 氟尿嘧啶的协同作用,发现 crocin 可通过 Wnt/PI3K 途径,增强 5 - 氟尿嘧啶的抗增殖活性。这一成果若得到证实,将为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在抗癌治疗领域具有潜在的重大意义。
然而,该研究成果却在发表后遭遇诸多质疑。网友 “Paraphimophis rustica” 指出,研究中的图 5B 在多个蛋白条带的泳道间存在明显拼接痕迹,图 6B 的蛋白条带存在不同膜来源、β-actin 条带不完整等问题;“Pamphilius pallipes” 也对研究图片提出疑问,还发现不同研究中的图片存在相似度异常的情况。面对这些质疑,学者 Majid Khazaei 回应称,部分对照组数据是基于伦理委员会准则重复使用,以减少动物使用量,若有需要可提供对照组组织学图像进一步评估 。
但最终,由于第三方提出的诸多问题,包括图片存在不当拼接位点、方法学缺陷,且作者未能提供清晰解释及原始数据,该文章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被杂志主编和出版方撤稿。此次撤稿事件为科研界敲响警钟,提醒科研人员在追求成果时,必须坚守学术诚信,确保研究的严谨性与可靠性。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2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