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阳/李松/杨莉莉团队Nature 大子刊论文图片重复问题调查报告

五棵松学者探讨2025-04-28 12:14:03北京

论文概览


题目:Viscoelastic synthet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for augmenting the potency of cancer therapies

作者:Zeyang Liu、Yan-Ruide Li、Youcheng Yang、Yu Zhu、Weihao Yuan、Tyler Hoffman、Yifan Wu、Enbo Zhu、Jana Zarubova、Jun Shen、Haochen Nan、Kun-Wei Yeh、Mohammad Mahdi Hasani-Sadrabadi、Yichen Zhu、Ying Fang、Xinyang Ge、Zhizhong Li、Jennifer Soto、Tzung Hsiai、Lili Yang、Song Li

通讯作者:Lili Yang(liliyang@ucla.edu)、Song Li(songli@ucla.edu)

发表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发表日期:2024年10月25日

DOI:10.1038/s41551-024-01272-w



? 争议焦点:图像重复使用的质疑


在该论文的图1j和补充图2中,作者展示了合成抗原呈递细胞(SynVACs)在第0天、第7天、第14天和第15天的荧光图像。有评论指出,第0天和第14天的图像中,红色方框标注的区域几乎完全重合,微珠的排列高度一致,怀疑存在图像重复使用的情况。



?? 作者回应


针对上述质疑,作者回应称:

“第0天和第14天的图像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微珠固定在96孔板表面(通过聚赖氨酸涂层),成像时由于区域小且微珠位置基本不变,因此在不同时间点拍摄到相似区域是合理的。此外,第14天图像可能因载物台放置角度不同而出现翻转。”


? 回应的合理性分析

尽管作者提供了解释,但从图像对比和实验设计角度来看,以下几点使得其回应难以令人信服:


图像重叠程度异常高:红框区域的微珠分布和细节高度一致,连个别孤立珠子的排列位置都一模一样。如果只是“类似区域”,应存在更多随机性和局部微小差异,而不是几乎逐点重合。


正常成像的自然误差无法解释:即便微珠被固定不动,96孔的成像范围内,微小移动、角度偏差、成像焦距的变化都应导致一定程度的差异。如此一致的图像更像是同一张图重新使用或简单地镜像处理。


翻转不能掩盖图像复用的问题:图像翻转确实可能发生,但翻转后的图像应与原图在细节上对应变化。在此,即使考虑翻转因素,两张图像依然在原位置上高度一致,未见自然成像差异。


缺乏严格成像追踪记录:作者承认“没有精准追踪相同区域”,这进一步削弱了他们声称成像一致性的合理性。如果未追踪,出现几乎复制粘贴般的图像是极不寻常的。




?? 作者更正说明


2025年4月15日,作者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发表了更正声明,指出原文中的图2g为错误版本,已更新为正确版本。此外,正文中关于实验条件的描述也进行了修正。然而,这些更正并未涉及图1j和补充图2中图像重复使用的问题。


?? 总结


该研究在图像管理和数据展示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规范之处。作者的解释试图以实验设定(如微珠固定、成像区域小)来合理化图像重合现象,但从图像证据来看,这种解释并不足以排除图像重复使用的质疑。这种潜在的图像问题可能影响到论文中关于微珠稳定性的数据可信度,应引起同行评审和读者的高度关注。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论文的详细信息,可访问以下链接:


原始论文:

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4-

01272-w


更正声明:

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5-01386-9


Pubpeer 评论:

https://pubpeer.org/publications/E380A42D23C4BE8F9DA6751B1BACC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