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院EMP被质疑,撤稿

一只科研鸭科研鸭2025-04-24 12:15:48四川

 Research Frontline 

科研前线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编者按


2015年,来自中国的研究团队 Quan-Cheng Kan(第一作者)、Peng Lv、Xiao-Jian Zhang、Yu-Ming Xu、Guang-Xian Zhang(通讯作者)、Lin Zhu(通讯作者) 在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Pathology》 期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Matrine protects neuro-axon from CNS inflammation-induced injury》(马蹄内酯保护神经轴突免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引起的损伤)。

该研究探讨了苦参碱(Matrine)在神经炎症损伤中的潜在保护作用,通过实验验证其对神经轴突的保护机制。研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苦参碱对炎症条件下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的影响。论文声称苦参碱可能通过抑制特定炎症通路(如NF-κB)减轻神经损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策略。然而,后续的PubPeer评论发现图像重复问题,导致该论文于2025年4月23日被撤稿。

文章质疑

2022年7月,国际知名学术打假专家Elisabeth Bik博士在PubPeer平台提出两项关键质疑:

  1. 图3A存在不同实验组图像异常重叠(置信度评分:85%)

  2. 图6A Western blot结果出现可疑重复区域(置信度评分:78%)

作者承认图3A存在"技术失误",但否认图6A存在问题。其解释称:

  • 愿提供重复实验数据(但未实际提交)

  • 原始数据因"2021年自然灾害"损毁(但未说明具体灾害类型及时间)

2025年4月23日,期刊编辑部依据COPE指南作出撤稿决定,主要基于:

  1. 确认存在的图像问题

  2. 原始数据不可验证

  3. 结论可靠性存疑

附图:

参考消息: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4480015000039?via%3Dihub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B002616E3A84011D7E895A3523DF68#

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

消失半年多,卷王带着新产品回归了。科研图片查重新时代产品:FigScan科研图片查重系统正式发布!查重价格低至0.1元/张
公告:关于删除本平台推文的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