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 月 4 日 Research Professional News 主办的 RPN Live 活动上,与会者指出研究正面临重大的诚信挑战,研究诚信所受威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系统性问题。
Clarivate 高级副总裁兼 Web of Science 数据平台主编 Nandita Quaderi 表示,当前存在一些不良激励因素,比如研究人员面临发表论文的压力,部分学术出版商的经济模式重数量轻质量,且缺乏制衡力量。同时,技术进步也便利了 “论文工厂” 等不良行为者,他们售卖伪造或篡改的手稿,伪装成合法学术论文。Quaderi 强调虽尚未到研究信任危机的程度,但学界需采取更多行动,像通过 United 2 Act 这样的合作来共同解决研究诚信问题,且她看到了学界参与的意愿。
学术出版商 Springer Nature 的研究诚信总监 Chris Graf 在专门讨论诚信的小组会议中认同,维护研究诚信需要出版商与系统内其他利益相关者持续协同行动。不过,他对诚信问题是否真的在恶化表示不确定,指出科学进程在日常生活中取得了明显成果。
提供检测 “论文工厂” 论文自动化服务的 Clear Skies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dam Day 警告,在研究人员发表论文压力下,借助最新人工智能工具 “30 秒就能写出一篇看似可信的学术论文”,但识别研究不端行为无法完全自动化,必须有人为监督。曾为研究人员、现为学术出版商 Taylor & Francis 诚信经理的 Nick Wise 也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正在破坏出版流程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其图像操纵能力。不过,他提到有证据显示 2024 年学术论文发表量多年来首次下降,推测可能是压力减轻或系统达到容量极限。
英国公共研究资助机构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执行主席 Stian Westlake 认为,加强诚信的努力应包括对研究体系中 “思想多样性” 的反思。他解释说,有人认为学术界部分领域在意识形态上愈发同质化,且与大众差异增大,这种趋势可能导致了美国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引发特朗普政府对学术界的打压,这是研究界需警惕的。
本次研究成果揭示了全球研究诚信面临的复杂现状,对推动学界重视并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由 Research Professional News 主办,相关成果在该活动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