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医科大学Zhu Bing(音译:朱兵)团队发表的论文被撤稿,相关研究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Figure 查重Figure查重2025-04-17 00:05:47上海

2018年5月23日,一篇题为 “Paeonol induces the apoptosis of the SGC?7901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 by downregulating ERBB2 and inhibiting the NF?κB signaling pathway”(丹皮酚通过下调ERBB2和抑制NF-κB信号通路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 的论文发表在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 上,DOI:此处填写DOI编号此处填写DOI编号

2020年12月,国际知名学术不端监督者Elisabeth M. Bik在Puppeer学术监督平台上对该论文提出质疑,指出其数据图像存在重复使用的嫌疑。


期刊编辑对提供的数据缺乏信心,2025年4月14日,该论文被撤回。

论文研究内容概述:

本研究旨在探讨丹皮酚(Paeonol)与胃癌(Gastric Cancer, GC)之间的关联,重点分析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潜在调控作用,从而为进一步阐明丹皮酚的抗癌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中采用MTT法评估细胞活力,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通过Stitch数据库构建药物-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丹皮酚与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逆转录定量PCR(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进一步验证蛋白表达变化。

通过对Stitch数据库中化合物与胃癌相关基因的关联分析,确定了丹皮酚可能影响的关键靶基因网络。其中,与胃癌密切相关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位于丹皮酚作用网络的核心,可能是其调控癌细胞行为的重要潜在靶点。

MTT结果显示,丹皮酚对SGC-7901胃癌细胞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形态观察发现,丹皮酚处理后细胞出现漂浮、形态异常、轮廓模糊、排列稀疏等现象。流式细胞术结果进一步证实,丹皮酚可显著促进SGC-7901细胞的凋亡。

临床样本检测表明,ERBB2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在丹皮酚处理后表达水平显著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RBB2的下调抑制了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并上调了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

综上所述,丹皮酚通过下调ERBB2,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提示其具有潜在的抗胃癌治疗价值。


本研究获得以下基金支持: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BYKY1632ZD]。

通讯作者:Zhu Bing(音译:朱兵),疑为安徽省蚌埠医科大学副主任医师。

参考链接: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069478C636737CA9313AF2809DF45C#0

https://www.spandidos-publications.com/10.3892/ijmm.2018.3704



联系我们:

如果您需要使用Figure查重服务,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了解更多详情。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确保您的科研工作更加高效、可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