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Frontline
科研前线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2015年,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Weidong Ji(第一作者)和Wang Min(通讯作者)团队,在《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发表了一篇题为《AIP1在肿瘤微环境中抑制肿瘤进展和转移》(AIP1 Expression in Tumor Niche Suppresses Tumo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探讨了凋亡抑制蛋白AIP1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发现AIP1通过调控血管生成和免疫细胞浸润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者利用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KO和ecKO)和体外实验,证明AIP1缺失会促进肿瘤血管异常增生并加速转移,而AIP1过表达则能逆转这一表型。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组织病理学和体内外功能实验,为肿瘤微环境调控提供了新靶点。然而,论文中的多组实验图像(如Western blot和小鼠组织切片)被质疑存在异常重复,可能影响结论的可靠性。
2025年4月,学术评论者Sholto David在PubPeer指出以下问题:
图6A:不同基因型小鼠(应显示不同品系)的肿瘤组织切片存在局部重叠,疑似重复使用同一图像(附动画对比)。
图5与图7:不同实验条件下的Western blot条带呈现高度相似性,可能涉及图像不当复制(标注重复区域示意图)。
图1与图2:KO(全身敲除)与ecKO(内皮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的实验数据出现意外重叠,违背实验设计逻辑。
匿名用户Illex illecebrosus通过动画可视化进一步证实上述质疑,显示部分图像经旋转或裁剪后重复使用。截至目前,作者尚未公开回应,争议焦点集中于数据真实性是否影响研究结论。期刊编辑部或需介入调查。
附图:
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