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资讯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的联合研究团队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简称PNAS)发表的一篇论文因图像重复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该论文探讨了下丘脑蛋白ESyt3在饮食性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中的作用。
论文信息
第一作者:邓晓(Xiao Deng)(华中科技大学)
通讯作者:李聚学(Juxue Li)(南京医科大学)
第一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合作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
论文题目:
《下丘脑扩展突触结合蛋白3对饮食性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的贡献》
(Hypothalamic extended synaptotagmin3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etary obesity and related metabolic disorders)
质疑内容
该论文发表于2020年8月,研究聚焦下丘脑蛋白ESyt3在肥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揭示其调控能量代谢的潜在机制。研究中,作者通过XGal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NeuN与GFAP)联合标记,探讨了ESyt3在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分布,特别分析了下丘脑弓状核(Arc)和腹内侧核(VMH)区域的表达特征。然而,研究中的图像重复现象引发了质疑。
在论文的图1I中,研究团队展示了不同下丘脑区域的代表性染色图像。然而对比发现,VMH区域(左)和Arc区域(右)中部分红色染色细胞的图像重复,重复区域用黄色方框标示。经过放大比对后可以看出,这两部分图像几乎像素一致:
这一图像被用于代表两个不同脑区的染色结果,但其结构完全一致,且论文图注中未对此作出任何说明。
是否合理?
在科学研究中,重复使用某些局部图像作为示意说明是可以接受的,但必须明确标注为“示意图”或“重复图像”。然而,该论文中作者将这些重复图像描述为“代表性图像”,并声称其来自不同的脑区,这可能误导读者认为其为独立的观察结果,从而对数据的可信度产生质疑。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转载的信息来源于 PubPeer、Pubmed及相关期刊,涉及的人名、单位均为音译。对于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请及时向我们提交书面权利通知及详细侵权情况,我们将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
若您有任何建议,欢迎随时与客服联系。
第三方客服QQ账号:384437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