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稿风云再起: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学飞与聂天的合作研究为何遭遇科学质疑

学术需风清学术风清2025-04-21 22:47:31福建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2025年4月18日,一篇关于急性髓性白血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期刊《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上被正式撤稿。该论文题为《MicroRNA - 582 - 3p negatively regul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by targeting cyclin B2》,由李海霞(第一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田学飞(通讯作者)、王宝秋、黄茂、徐荣华和聂天(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通讯作者)等学者共同撰写。此事件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学术质疑的焦点

在撤稿的背后,主编对该研究中数据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表示了严重的担忧。特别是论文的多个图表在同行评审后的调查中被发现存在相似或重复的现象。这种问题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图4A中的Cyclin B2凝胶切片与图5中的CDK1凝胶切片有重叠之嫌;

图5中的细胞周期蛋白B1凝胶切片被指出与另一篇文献1中的图4B有部分重合;

图2C中的miR5823p模拟细胞测定被认为与文献2中的图3E可能是同一图像的旋转版本。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编辑对该研究的完整性产生了质疑。

撤稿决定的背后

主编在撤稿声明中表示,由于这些数据问题,无法继续对该论文所介绍的研究结果保持信心。尽管出版社已多次尝试联系作者,但截至目前,作者团队尚未对此作出正式回应。这一沉默让学术界对论文的真实性和作者的专业操守产生了更多疑虑。

反思与展望

此事件不仅对涉及的研究者带来了信誉损害,也对整个学术界提出了警示。研究的透明性和数据的真实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石。面对不断增加的学术不端问题,学术界需要加强合作,建立更严格的审查机制,以保障学术研究的质量。

结论

在这一撤稿事件中,田学飞和聂天等研究者的工作引发了关于学术诚信的重要讨论。随着撤稿风波的蔓延,如何在学术研究中保持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将成为每位学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引用:

1. Peng X, Yan B, Shen Y. MiR13013p regula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apoptosis by directly targeting ICT1 to suppress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Breast Cancer. 2018;25:742–52.

2. Zhang J, Wang L, Zhang Y. Downregulation of NIMArelated kinase7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by inducing cell cycle arrest in human retinoblastoma cells. Exp Ther Med. 2018;15:1360–6.

消息来源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48164ADD4506681DB6F798036747FC

声明      若认为本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

欢迎积极投稿营造良好科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