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2 月 20 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 Yi Zhang、Bo Tang 等人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CR》(影响因子 11.4,Q1 区)发表了题为 “Lnc - PDZD7 contributes to stemness properties and chemosensitivit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rough EZH2 - mediated ATOH8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原本旨在揭示 Lnc - PDZD7 在肝癌干细胞特性及化疗敏感性方面的作用及机制。
然而,文章发表后,网友 Hoya camphorifolia 等陆续在 PubPeer 上留言质疑。有网友指出论文中如 Fig 3B 与 Fig 3F 等多处图片呈现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菌落模式,还有 Fig 4G 等存在条带重复现象,并且多篇论文间存在图片相似情况,如 Fig 3C、3G 与 2013 年 Tang 等人另一篇论文的 Fig 8A 相似。此外,网友 Aphilanthops foxi 还提出论文存在使用不恰当引物扩增 U6 snRNA 等问题。
随着质疑声不断,2025 年 3 月 21 日,该论文被主编撤回。原因是文章发表后,关于文中图片与先前发表文章相似的问题被提出,而作者在要求下无法提供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验证,主编因此对研究结果和结论不再有信心。
不仅如此,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监督委员会针对 Bo Tang 等人发表的多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调查,其中就包括这篇 2019 年发表的论文。调查发现,相关论文存在图片造假、混淆及不当操作等问题。最终,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Tang Bo 等相关人员的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撤销,资金被回收,且 5 年内被取消申请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并受到通报批评。这一事件也为科研诚信敲响了警钟,提醒科研人员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务必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78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