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Bo Zhang(音译:张波)团队论文被质疑与其它两篇论文图像复用

清风编辑部清风学术2025-04-19 23:40:29北京

2018年5月28日,一篇题为:Marinobufagenin inhibits glioma growth through sodium pump α1 subunit and ERK signaling-mediated mitochondrial apoptotic pathway(海蟾蜍毒素通过钠泵α 1亚基和ERK信号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胶质瘤生长)的论文在《Cancer medicine》期刊发表,论文DOI:10.1002/cam4.1469。2025年4月,在Pupbeer学术监督平台上,国际知名学术打假人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对该论文提出质疑,认为与其它论文有图像重复。

本论文研究内容为:恶性神经胶质瘤是治疗最具挑战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并且复发和死亡率较高。当前的疗法通常无法控制肿瘤进展或改善患者的生存率。Marinobufagenin(MBG)是一种参与钠泵抑制的内源性哺乳动物类固醇。目前,各种研究表明MBG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力;但是,确切的机制知之甚少。使用胶质瘤细胞中的菌落形成,迁移,细胞周期和凋亡测定法检查了MBG的功能。进行了线粒体膜电位测定法,以确定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并通过荧光显微镜测定了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释放。进行了免疫荧光测定法,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证实了神经胶质瘤细胞中NF-kappa B的核转运。蛋白质印迹和RT-qPCK分别用于检测蛋白质和基因表达水平。此外,进一步进行了ATP1A1-SIRNA的转染实验,以确认钠泵αL亚基在MBG在人神经胶质瘤中的抗癌作用中的作用。进一步研究了MBG的凋亡促进和抗炎作用,并发现MBG的抗癌作用与钠泵Al亚基和ERK信号通路有关。还在裸鼠的异种移植物中测试了MBG的体内抗癌疗效。因此,针对ERK信号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疗法受MBG调节可能代表人神经胶质瘤的潜在治疗方法,这项研究可能会加速对恶性神经胶质瘤治疗的更新治疗方法的发现。

本研究获得以下基金支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81372714,81672480];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02244】;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大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专项资助[2015 002];辽宁省高校基础研究项目[LQ2017033]。

通讯作者之一:Bo Zhang(音译:张波),疑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参考信息: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7F2B046F6D47BB59697E8E46D1BB8B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resolve/doi?DOI=10.1002/cam4.1469&__cf_chl_tk=npa8nSnJPgVW9fiPL7mgh2v2c6QomUV_qtHOzXOhsT4-1744699251-1.0.1.1-oKsinVinQ5THHIHGBicdtg1GqhYE2526dHTJG1PW_KY

声明:

本报道中的信息来自学术网站公开资料,我们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任何建议或查重需求,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