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篇分别发表于2006年、2007年和2009年的病毒学研究论文被揭露存在大量图像重复问题,相关图像不仅跨论文、跨期刊重复使用,甚至代表不同实验对象。更令人关注的是,这三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Haixue Zheng,现任所长、党委副书记,通讯作者均为Xiangtao Liu和Qingge Xie,通讯单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论文1: 2009年3月,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2025年4月评论人Neopetrosia rosariensis指出:本文共有6张图片,其中有5张与另外3篇论文中的图片重复,而这些论文所展示的是不同的实验。具体细节如下。我已添加彩色矩形框标出了相关区域,请同时注意图例中的高亮部分。图1与图3复制自文章《中华生物技术杂志》,2007,23(5):947-52,(Zheng HX, Jin Y, Yin SH, Guo HC, Shang YJ, Bai XW, Liu XT, Xie QG.),[T7 RNA聚合酶原核表达系统的真核化及其偶联表达系统的建立],《中华生物技术杂志》(生物工程学报),2007年9月;23(5):947-52。DOI:10.1016/s1872-2075(07)60058-2。PMID:18051880)2. 图2与文章《Prog. Biochem. Biophys. 2008, 35(4): 449-456》中的图6重复(Zheng HX et al. Establishment of IBRS-2 Cell Line Stably Expressing T7 RNA Polymerase and Recovery of SVDV from IBRST7 Cells. Prog. Biochem. Biophys. 2008, 35(4): 449-456, http://www.pibb.ac.cn/pibbcn/article/abstract/20070549)4. 图4与文章《Chin Sci Bull, 2010, 55(14):1370-1375》中的图3重复.(Zheng HX, Guo JH, Jin Y, Shang YJ, Tian H, Yang YM, Liu XT, Cai XP. Infectivity of Asia1 type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was increased via an alternative RDD motif. Chin Sci Bull (Chinese Ver), 2010, 55(14):1370-1375, doi: 10.1360/972009-2254, https://www.sciengine.com/CSB/doi/10.1360/972009-2254)5. 图6与文章《Chin Sci Bull, 2010, 55(14):1370-1375》中的图5重复。(Zheng HX, Guo JH, Jin Y, Shang YJ, Tian H, Yang YM, Liu XT, Cai XP. Infectivity of Asia1 type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was increased via an alternative RDD motif. Chin Sci Bull (Chinese Ver), 2010, 55(14):1370-1375, doi: 10.1360/972009-2254, https://www.sciengine.com/CSB/doi/10.1360/972009-2254)图2与文章《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 Biochem. Biophys.)》2008年第35卷第4期第449-456页中所发表的图6存在重叠(Zheng HX 等人,《构建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IBRS-2细胞系并从IBRST7细胞中获得SVDV》,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4):449-456,http://www.pibb.ac.cn/pibbcn/article/abstract/20070549)。
上述文章中的图6在多处被重复使用于博士论文《动物RNA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研究和建立》(2007年,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bYx4kmIyqoUObLa05D5EE4vl6LGFRYPN2zieB7U4KdrCRYbGNxG5uzSQkTUZLw34-EntJ45njjM3lqCfAZPicVY8CqWQawPNUu512XcSMm1wpzelVQ_W-PHQGKm7TplzjSJnvUANsfzMp9xCm8JSkRxSeavNpMeQg01tdddisWczYw9bN3omZl63wYty5qO7jq0LHb61rks=&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相关细节如下所示。我已添加彩色方框标注了所指的区域,同时请注意被高亮显示的图例。
令人非常惊讶的是,在这篇博士论文中发现了多达15对重复图片,涉及免疫荧光检测(Immunological Fluorescence Assay)、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乳鼠(Suckling Mouse)、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ogenic Effect)和DNA电泳(DNA Electrophoresis)等实验类型。具体细节如下所示。我已添加彩色方框标注相关区域,同时请注意图例中的高亮部分。
同一张荧光图像被用来表示感染了不同病毒的不同细胞。
同一张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代表不同的病毒
论文2: 2007年9月,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25年4月评论人Neopetrosia rosariensis指出:
该文章的图1和图2与《China Biotechnology》(《中国生物技术》)2007年第27卷第8期第29-33页发表的文章 《基于FMDV IRES的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分析》 的图1和图2重复(DOI: 10.13523/j.cb.20070806,文章链接:https://manu60.magtech.com.cn/biotech/CN/Y2007/V27/I8/29)。我已添加彩色方框以标示重复区域,请注意对比图中的细节。
此外,该文章的图3与 《J Virol Methods》 于2009年3月发表的文章 《利用逆转录病毒基因转移技术建立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仓鼠肾细胞系以高效拯救FMDV感染性病毒》 的图1重复(期刊:J Virol Methods. 2009年3月;156(1-2):129-37,DOI: 10.1016/j.jviromet.2008.11.010,PMID: 19095010)。我同样添加了彩色方框标出相关区域。
论文3: 2006年,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25年4月评论人Neopetrosia rosariensis指出:
该文章中的图2和图3与发表于《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Prog. Biochem. Biophys.)2008年第35卷第4期第449-456页的文章 《建立稳定表达T7 RNA聚合酶的IBRS-2细胞系及SVDV的拯救》(Zheng HX 等人)中的图4和图5存在重复(文章链接:http://www.pibb.ac.cn/pibbcn/article/abstract/20070549)。我已添加彩色方框标示出重复区域。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54F925536E3C9A3B5B6E9F1DAD22A0#0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A50AA4DB2194D625F8BF872E140073#0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C92837E899C8FB082FF5D00164F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