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Frontline
科研前线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2021年,来自河南理工大学Yongsheng Wang(通讯作者)、Hongyan Yao(第一作者)在**《RSC Advances》**期刊发表论文,题为《An asymmetric Salamo-based Zn complex supported on Fe3O4 MNPs: a novel heterogeneous nanocatalyst for the silyl protection and deprotection of alcohols under mild conditions(一种不对称的 Salamo 基 Zn 配合物,负载于 Fe3O4 MNP 上:一种温和条件下用于醇的硅基保护和脱保护的异相纳米催化剂)》。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锌-席夫碱配合物的纳米催化剂(FeOMNPs@Salamo-Zn),用于高效催化醇的硅基保护(如TMS、TES等)及脱保护反应。研究亮点包括:
温和条件:反应在室温、无溶剂或低毒性溶剂(如乙醇)中进行,符合绿色化学原则。
高效率和选择性:催化剂对伯醇、仲醇及酚羟基均表现出优异的选择性,产率达85%-98%。
可回收性:磁性FeO纳米颗粒载体使催化剂可通过外磁场快速分离,重复使用5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
机理分析:通过FT-IR、XPS和TEM表征证实Zn活性中心与Salamo配体的协同作用,提出硅基转移的配位活化机制。
该工作为有机合成中保护基策略提供了环保、经济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复杂分子(如天然产物、药物中间体)的官能团选择性修饰。
2024年10月,用户“Hoya camphorifolia”质疑参考文献的关联性:
引用[10](左春等,2015)涉及光学相位恢复,与催化化学无关。
引用[53]-[60]虽涉及异相催化剂,但内容涵盖金属-有机框架(MOFs)、电化学传感器等,与论文核心(Salamo-Zn催化)相关性存疑。
指出论文引用的部分文献与主题不符,例如:
质疑作者可能通过“堆砌引用”夸大研究背景的普适性。
2025年4月,同一用户通过ImageTwin工具指控图片重复使用:
颗粒尺寸分布、聚集形态及背景噪点的重复性。
图5(本文)与Liu 2023的Fe3O4@SiO2-MPI-Cu(II) TEM图像结构雷同。
发现论文中TEM图像(FeO MNPs@Salamo-Zn)与多篇其他研究(如Althomali 2023、Liu 2023、Ali 2013)的纳米颗粒形貌高度相似,疑似重复使用或未标注来源。
具体比对包括:
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