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二附院IJMM被质疑

一只科研鸭科研鸭2025-04-05 14:18:15四川

 Research Frontline 

科研前线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编者按


2017年,来自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肖冰(第一作者,音译Bing Xiao)、高子云(通讯作者,音译Ziyun Gao)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题为《Endothelial cell-derived exosomes protect SH-SY5Y nerve cells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的研究。

该论文声称发现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调节miR-21/PI3K/Akt通路减轻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为脑卒中治疗提供新思路。然而,2025年4月学术侦探René Aquarius通过系统图像筛查发现,该研究存在严重的跨团队、跨课题数据重复问题,涉及至少7篇其他论文,目前期刊正在调查处理中。

文章质疑

  1. 系统性数据重复(2025年4月):

    • 核心问题: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关键实验图像在6篇不同团队论文中重复出现,包括:
      ? 与Wang等2019年骨关节炎研究(DOI:10.3892/ijmm.2019.4079)共享流式细胞数据;
      ? 与Li等2018年心肌缺血研究(DOI:10.3892/mmr.2018.8697)共用凋亡检测图片;
      ? 与Chen等2017年糖尿病研究(DOI:10.3892/ijmm.2017.3145)的PI3K/Akt通路蛋白印迹高度相似。

    • 更严重的是,部分数据在本研究内部不同实验组间也存在重复使用(如假手术组与治疗组的对照图像相同)。

  2. 问题特征:

    • 时间跨度:涉事论文发表时间从2017年延续至2019年,显示可能存在系统性学术不端;

    • 机构分布:重复数据涉及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不同团队;

    • 技术雷同:所有重复均集中在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这两种最易造假的实验技术。

(注:该案例的特殊性在于其呈现出"论文工厂"特征:不同团队在不同疾病模型中重复使用相同实验图像,暗示可能存在第三方代写代发服务。期刊目前尚未公布最终处理决定,但根据类似案例推测大概率会撤稿。)

附图:


参考消息: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08897EEB870F868025D696F52B53CE#0

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

消失半年多,卷王带着新产品回归了。科研图片查重新时代产品:FigScan科研图片查重系统正式发布!查重价格低至0.1元/张
公告:关于删除本平台推文的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