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Frontline
科研前线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2019年,来自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周宇珍(第一作者,音译Yuzhen Zhou)、舒长振(通讯作者,音译Changzhen Shu)团队在《Journal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发表题为《Fibronectin promotes cervical cancer tumorigenesis through activating FAK signaling pathway》的研究。
该论文声称发现细胞外基质蛋白纤连蛋白(FN)通过激活FAK信号通路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为宫颈癌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然而,2024年8月PubPeer用户“Hoya camphorifolia”通过图像比对揭露其多幅实验数据涉嫌跨论文重复使用,最终导致期刊于2025年4月3日撤稿。
跨研究数据重复(2024年8月):
图2B:Western blot内参β-actin条带与黄燕团队2016年骨关节炎研究(DOI未标注)的图4B完全一致,仅经垂直压缩处理。
图3C:细胞划痕实验图像同时涉及三项问题:
? 与已撤稿的Diao等2017年胶质瘤研究(Retraction Watch记录)图4C重复;
? 与Li等2016年宫颈癌研究图8c重叠;
? 同一图片被重复用于展示不同实验条件(如不同FN浓度处理)。
图3A:细胞增殖数据与Wan等2021年肺癌研究(DOI:10.2147/OTT.S285252)图5B高度相似。
撤稿声明要点(2025年4月):
期刊主编Christian Behl确认:
? 图2B、3C存在"不同科学背景下的图像重复使用";
? 图3C存在"同一数据表征不同实验结果"的学术不端;
虽标注"作者同意撤稿",但未对其行为作出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涉事通讯作者舒长振的多篇论文此前已被撤稿(如2018年《OncoTargets and Therapy》撤稿)。
(注:该案例凸显"图像重复"的两种模式:①同一团队跨课题重复使用;②不同团队间数据抄袭,后者在撤稿论文Diao等2017研究中已有先例)
附图:
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