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Frontline
科研前线
2025 年开年以来,中国科研人员在多篇高水平期刊发表的论文中,频繁被曝出图片重复使用问题,涉及Nature、Nature 子刊及Cell 子刊等顶级期刊。从四川大学到清华大学的多篇论文中,均发现了实验图片重复使用的情况,引发学术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了科研数据管理中的疏漏,也反映了图片筛查技术的局限性。
2020年,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Guizhi Zhang(第一作者)及其合作者Wenbo Song等人在《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Long non-coding RNA LSINCT5 inactivates Wnt/β-catenin pathway to regulate MCF-7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otility through targeting the miR-30a”。
该研究深入探讨了长非编码RNA(lncRNA)LSINCT5在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指出,LSINCT5通过靶向并抑制microRNA-30a(miR-30a)的表达,进而影响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这一发现为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暗示LSINCT5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具体而言,研究团队利用MCF-7乳腺癌细胞系进行实验,发现LSINCT5的过表达能够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而这一过程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失活密切相关。此外,研究还揭示了LSINCT5与miR-30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lncRNA在癌症调控网络中的角色增添了新的证据。该研究成果对于推动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从2023年9月开始,René Aquarius等网友在Pubpeer论坛上陆续发表评论,指出多篇论文中的图像存在重叠问题。具体来说:
网友指出图4A与来自两篇不同论文的图2F和图4A存在重叠。这些论文分别研究了长非编码RNA LINC00460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MiR-511在骨肉瘤中的功能。此外,还与另一篇论文中的图3A进行了比较,与“GANT61在骨肉瘤中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中的图6A-D进行比较。
网友指出图2C与来自另一篇论文的图2C重叠,同时提到了图5C,但未提供具体比较对象。这可能意味着图5C与某篇未提及论文中的图像存在相似性或重叠。
网友指出图4B与来自另一篇论文的图3A存在重叠。该论文研究了MCCK1在增强替莫唑胺抗癌效果中的作用。
René Aquarius在2025年3月进一步指出,本文中的图表与另三篇论文中的图表存在意外重叠,并提供了受影响的论文链接。这表明图像重叠问题不仅限于个别案例,而是可能涉及更广泛的学术不端行为。
附图:
注:公众号所有推文信源,均来源于pubpeer、For Better Science等网站公开质疑以及部分粉丝投稿。科研鸭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主动查重论文并去pubpeer上质疑。
往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