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刘莉国优青团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论文数据与图像问题需重视!亟待解决!

学术荟萃2025-04-08 11:55:49山东

Part.1

论文简介


标题:Facile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ly porous rGO/MnZn ferrite composites for enhanced microwave absorption performance

日期:2020年5月11日

单位与作者:

东北大学Tao Ma、Li Liu(通讯作者 音译 刘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Yu Cui

期刊:Synthetic Metals

Part.2

图像重复问题



#1 图 2.(a) 相同的XRD图谱




作者回应:非常感谢您指出论文中的问题。看到您的问题后,我们及时核对了两组 XRD 的原始数据,并在 1000 多个数据点中逐一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这两组数据的结果确实相似,但仍有大量数据点不相同,如图所示。根据这一验证结果,我们可以确认这两组 XRD 数据来自不同的测试结果。这可能是由于 rGO 的含量较低,在不同含量比下测得的结果仍有相对较小的差异。在后期,我们也会尽快重新进行实验来验证这一结果。非常感谢您的提问,这有助于我们规范实验数据和科研成果。






#2 读者再质疑:感谢您提供 1:10 和 1:6 XRD 图谱数据。我对图 2a 有一些意见:


图 2 上半部分给出的点约占整个图案的 2%(假设 2θ 步距为 0.02°,3250 点图案中的 74 个点)。此外,所有点都对应于接近 0 的强度,即背景噪声。如果对包括布拉格峰(例如 MZF 的 (422) 峰)在内的图案部分的大段数据点(例如 1 或 2° 上的数据点)进行比较,信息量会大很多。


您在评论中提到:"这可能是由于 rGO 的含量较低,不同含量比下的测量结果差异仍然相对较小。另一方面,1:10 和 1:6 的比例明显不同,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不同的 XRD 模式。例如,如果比较 1:6 和 1:2 的图案,肉眼就能看出它们是不同的。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样品中是否含有 rGO 值得怀疑。在文章(第 3.1 节)中,您指出 "所有 rGO/MZF 样品在 11°(氧化石墨烯)和 26°(石墨)附近都没有特征峰,这表明 GO 已被有效地还原成 rGO,并且 rGO 层被相互嵌入的 MZF 微颗粒隔开以避免堆叠。您说得没错:没有观察到 GO 和石墨峰。但预计在 2theta = 25° 附近出现的 rGO 特征 (002) 峰也没有观察到。假设 rGO 确实存在,其含量应该远远低于 1:10 w/w。这对于 rGO/MZF 1:2 样品来说尤其令人担忧。



#3 关于图 6a 的另一条评论,据称该图显示了 "rGO/MZF(1:10)和 rGO/MZF(1:6)复合材料的科尔-科尔半圆(ε" 与 ε′)"。我没有看到任何半圆,只有涂鸦。








参考信息: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2AE2FEE552A355C343CB9C4C0C6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