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ubpeer」↑关注我们!
近日,学术界的一系列抄袭事件引发公众广泛关注。2025 年 3 月初,小红书用户 “绿洲” 爆料,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王某某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于 2016 年在《世界哲学》发表的论文存在全文抄袭行为,除第一句外,均翻译自东欧学者克里斯蒂安?乔坎 2015 年的英文论文。3 月 14 日,西安交通大学经调查后发布通报,证实该情况属实,并解除了与王某某的聘用关系。
在这之前,2024 年 9 月 10 日,微信公众号 “绝版好书” 曾检举辽宁大学副教授崔杰翻译的《莎士比亚悲剧选集》涉嫌抄袭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的旧译,仅对部分用词和人名进行了修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随即表态,该书翻译质量低下且涉嫌抄袭,已将其下架,并对已售出的书籍进行收回销毁。崔杰曾获得多项荣誉。
2022 年 7 月,有网友发文指出,八年前苏州大学学生邵某的博士论文《清末留日学生与日本社会》抄袭日本学者酒井顺一郎的著作,只是调整了部分顺序。12 月 29 日,苏州大学回应,认定邵某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撤销其博士学位并注销证书。
追溯到 2002 年 1 月 10 日,上海《社会科学报》发表文章揭发北京大学教授、博导王铭铭 1998 年出版的专著《想象的异邦》约 10 万字内容与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中译本)一致。1 月 14 日,北京大学宣布撤销王铭铭所有学术职务并将其开除,然而王铭铭不久后便被其他大学聘用继续担任博导、教授。他有着伦敦大学博士学历,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过博士后研究,在人类学研究领域有一定专长。这些学术抄袭事件的频繁出现,反映出学术诚信建设亟待加强,各高校也需持续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整治力度 。
来源:公众号pubpeer原创,文章涉及作者姓名都为音译名字;转载贴子请注明出处,若没注明pubpeer公众号出处,构成侵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Pubpeer,专注科研工作者。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本号,回复2025,微信ID:BikElisabeth 或邮箱:Pubpeer@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