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于2024年8月发表评论
图1中P_ERK1/2面板似乎有一个差异拼接(蓝色箭头)。
#2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于2024年8月发表评论
作者还可以检查图3b和图4b吗?
#3Actinopolyspora biskrensis于2024年9月发表评论
#1
社交媒体上的另一位读者指出:pERK和ERK带图像之间的带宽、车道定位和流向也不匹配。
#4Daling Zhu于2025年3月发表评论
#1
非常感谢你指出我们论文中的错误。我们目前正在联系该杂志的编辑部,请求更正。我们保证这些更正不会影响我们研究的主要发现或结论。对于由此给读者带来的不便,我们再次表示歉意。
衔接:
https://cdnsciencepub.com/doi/10.1139/Y08-061
作者简介:
朱大岭,博士。1991年-1992年在日本筑波研究所药物代谢研究室作博士后;1993年回哈尔滨医科大学工作,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在美国Toledo大学药学院作博士后;1996年末-2002年在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工作,任博士后、研究员、讲师、助理教授;首批“龙江学者”特聘教授, 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黑龙江省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副主任;美国Wisconsin医学院客座教授;国家和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黑龙江省领导直接联系专家。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25项。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2项;“863”项目子课题3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子课题1项,美国心脏病学会课题一项及省市重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美国NIH课题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黑龙江省政府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102篇,其中国外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文章45篇,责任作者22篇,第一作者6篇,影响因子合计超过130,在国外学术期刊被引用超过450次。
评论衔接: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F9CF1C0F0EB27B8307D235622D2479#4
免责声明:
本报道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学术网站及已公开资料,我们对其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如果有任何纰漏或不实之处,请通过QQ 642007239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