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河南科技大学蔡变云多篇合作论文深陷图像重复风波,研究诚信引关注,其中两篇为一作

学术荟萃2025-03-22 04:40:00山东

Part.1

论文一简介


标题:3D Printed Multifunctional Ti6Al4V-Based Hybrid Scaffold for the Management of Osteosarcoma

日期:2021年9月7日

单位与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Bianyun Cai(音译 蔡变云)、Ganjun Feng(通讯作者 音译 丰干钧), Yubao Li(通讯作者 音译 李玉宝), Li Zhang(通讯作者 音译 张利)

期刊:Bioconjugate Chemistry


Part.2

论文二简介


标题:Black phosphorus-incorporated novel Ti-12Mo-10Zr implant for multimodal treatment of osteosarcoma

日期:2023年2月6日

单位与作者:河南科技大学 Bianyun Cai(音译 蔡变云)、Guangda Li(通讯作者 音译 李光大)

期刊:BioMetals


Part.3

图像重复问题



#1 论文一的图S11和论文二的图4A出现重复。




#2 论文二的图3A存在区域重复。





作者回应 #1:首先,非常感谢你提请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第一作者 Bianyun Cai 回复如下(由于账号注册不成功,第一作者的回复为代发): 针对您提出的本文图 S11 与其他已发表论文的图像重复的问题。我们仔细核对了原始数据,确认本文的数据没有问题,但在我们后来的稿件《黑磷掺入新型 Ti-12Mo-10Zr 植入体用于骨肉瘤的多模式治疗》的编写过程中,错误地重复了这幅图像,对此我们深表歉意。关于 “用于骨肉瘤多模式治疗的黑磷掺杂新型Ti-12Mo-10Zr植入物 ”一文,我们正在联系期刊编辑部纠正这一错误。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错误,并对这一疏忽承担全部责任。我们会更加谨慎,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


作者回应 #2:首先,非常感谢你提请我们注意这个问题。第一作者 Bianyun Cai 和 Leizhen Huang 回复如下(由于账号注册不成功,第一作者的回复以通讯作者的名义发表): 我们仔细核对了原始数据,发现本文在组织图板时,错误地重复了 MAO-TMZ 和 BP-MAO-TMZ 的活死染色图像(图 3A)。我们很抱歉在制图过程中无意识地出现了这样的错误,我们正在联系期刊编辑部,争取发表更正。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错误,第一作者对这一疏忽负全部责任。再次感谢您帮助我们发现并纠正错误。我们会更加谨慎,确保这种情况不再发生。




Part.4

论文三简介


标题:Highly stretchable, self-healing, self-adhesive and conductive nanocomposite hydrogels based on multi-reversible interactions as multifunctional strain sensors

日期:2023年10月10日


单位与作者: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Meijun Chen、Kun Lei(通讯作者 音译 雷昆)、Jinghua Li(通讯作者 音译 李景华)


期刊: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注:与以上两篇文章存在相同作者 Bianyun Cai(音译 蔡变云)





Part.5

图像重复问题



#1 如图 9 所示,论文中的图像是重叠和重复的,但它们是不同的条件。







Part.6

论文四简介


标题:Promoting osseointegration of titanium implants through magnesium- and strontium-doped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coating

日期:2022年1月1日


单位与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Jie Zhang、Nan Jiang(通讯作者 音译 姜楠)


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注:与以上三篇文章存在相同作者 Bianyun Cai(音译 蔡变云)







Part.7

图像重复问题



#1 图 1 Sr-TiP-Ti 和 TiP-Ti 图像重叠,在勘误 https://doi.org/10.1016/j.jmrt.2023.01.084 发表后






论文一 基金支持: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2017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1324、81772397、82072434)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00643)



论文二 基金支持:


  • 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222102310441)

  • 河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2300410039)




论文三 基金支持:


  • 河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22102310314、21210231088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2075177、32260237)

  • 生物技术与生物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民大)开放基金(编号:KF2021007)

  •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编号:21HASTIT046)

  • 河南省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四 基金支持:


  • 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基金(基金号:20180200)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金号:13JJ6092)





参考信息: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205F94F89AD276051EE42D700D7CD2#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491734/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777D67000BB3EA2B59C9DFD9081F6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82402/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E13F8D20EF54D290073129EE1C8596#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38785421015404?via%3Dihub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60E0B84E9B447FAC7C6CACE3D31481#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4305723006651?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