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BJC,2014年)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IJN,2015年)的两篇癌症研究论文因实验图像问题引发广泛关注。这两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均包括Anhua Wu(现任盛京医院院长),通讯单位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论文2的另一通讯作者为Xiangxin Xue(东北大学校长助理),通讯单位为东北大学,辽宁省高校硼资源生态利用技术与硼材料重点实验室。两篇研究涉及胶质瘤和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目前,相关期刊尚未公布进一步调查结果,而论文作者团队也未对此作出回应。论文1: 2014年8月,‘Exogenous IGFBP-2 promotes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nd chemoresistance to temozolomide in glioma cells via the integrin β1-ERK pathway’ 外源性 IGFBP-2 通过整合素 β1-ERK 通路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对替莫唑胺的化学耐药性2025年3月评论人Sholto David指出:图 1A 和图 3C:不同实验的蛋白质印迹之间意外地相似。我添加了红色矩形来显示我的意思。拉伸略有不同。
作者能否检查并发表评论?
论文2: 2015年3月,‘Nanoscale TiO2 nanotubes govern the biological behavior of human glioma and osteosarcoma cells’ 纳米级 TiO2 纳米管控制人类神经胶质瘤和骨肉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2025年3月评论人Sholto David指出论文2与论文1图像重复:
两篇发表时间差不多的论文共享了具有不同描述的图像。我不清楚哪篇论文优先。请作者检查并发表评论?
10.2147/ijn.s71622
10.1038/bjc.2014.435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09B667941DA2B063F8D43AEF4442ED#2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4A3EB4ADCB07B52D2F21C9F4C3698E#1如需论文查重,请联系微信号xueshushen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