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ubpeer」↑关注我们!
2024 年 5 月,巴西圣保罗布坦坦研究所(Butantan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该研究以巴西东南部常见的矛头蝮(Bothrops jararaca)为研究对象,为观察不同年龄段矛头蝮(包括新生、幼年和成年)的咬击频率,研究人员采用了 “轻轻踩踏” 蛇头、蛇尾和蛇身中部的方法。
然而,该杂志在上个月撤回了这篇论文,原因是作者获得的伦理批准中 “不包括新生蛇类以及使用‘软踩踏’方法”。论文第一作者若昂?米格尔?阿尔维斯 - 努内斯(Jo?o Miguel Alves - Nunes)将撤稿归咎于伦理委员会的 “沟通失误”。他称,研究人员本以为已获得踩踏蛇类及使用新生蛇的许可。
据阿尔维斯 - 努内斯介绍,伦理委员会最初批准了两种方法:一是用金属爬虫钩触碰并将蛇身压在地面;二是研究人员穿着靴子靠近蛇。但研究人员发现金属钩可能伤害蛇嘴,于是改为轻轻踩踏,且靴子有加厚泡沫保护蛇。他们认为这种修改无需额外审批,因为这本质上是两种已批准方法的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开始探究幼蛇对该方法的反应,并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了将新生蛇纳入研究的二次申请。伦理委员会起初因阿尔维斯 - 努内斯有被蛇咬伤导致对蛇毒过敏的 “蛇伤史” 而拒绝。
当研究人员让共同作者阿德里亚诺?费洛内(Adriano Fellone)代替阿尔维斯 - 努内斯作为实验 “执行者” 后,布坦坦研究所伦理委员会回复 “批准”。但撤稿后研究人员才意识到,该批准仅针对阿尔维斯 - 努内斯退出研究,而非使用幼蛇。
论文发表后不久,读者就对该研究提出伦理担忧。杂志主编拉法尔?马萨莱克(Rafal Marszalek)表示知晓此事。论文已被引用 6 次。所有作者均不同意撤稿,他们强调在活体动物实验中遵循了伦理准则,避免过度痛苦,尽量减少不适和使用的样本数量。布坦坦研究所称因国定假日,动物伦理委员会无法置评。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88686-x
来源:公众号pubpeer原创,文章涉及作者姓名都为音译名字;转载贴子请注明出处,若没注明pubpeer公众号出处,构成侵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Pubpeer,专注科研工作者。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本号,回复2025,微信ID:BikElisabeth 或邮箱:Pubpeer@qq.com